第一百二十四章_袋中人
小胖小说网 > 袋中人 > 第一百二十四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二十四章

  二十多天的血战,两造伤亡俱极沉重,盛世才和苏联人都顶不住了,民众舆论又向着马仲英,排揎盛世才,他跟苏俄穿一条裤子的局面难以维继。盛世才不甘情愿地马上组织起一个庞大的和谈代表团,代表们各民族各阶层都有,屈就言和。三十六师主力在头屯河与苏军大战,马仲英分拨了一个骑兵旅遥控迪化城之谈判。

  马仲英师部直属特务营,纵马而来,军容整肃,谈判代表们见之暗暗吃惊,慑于三十六师锐气如日中天。马仲英侃侃而谈,口气强硬,一边摆弄苏式转盘机qiang,一边跟代表们暄谕:“去告诉盛世才,举城投降,条件嘛,由我来定,军队全归我,我可以考虑让他当省主席。边防督办他不能做,边防督办是掌兵的,他应该学金树仁,做省主席。”马仲英真心结纳,用苏联罐头和饼干招待大家,还特意捎给盛世才两筒苏联饼干。

  盛世才接到马仲英的礼品,脸上的肉直跳,哑然失笑:“要不咋叫他尕司令呢,他的条件可以考虑。”言之未已,部下纷纷遽诫:“交出兵权可就完了。”、“才是一切。”部下还是想不通,从shi到各路诸侯,谁不抓兵权呢。

  盛世才微微一笑:“执行吧。你们以后就会明白。”

  “对外边怎么说?”

  “就如实说,大张旗鼓地说,让人人都知道。”

  和谈之情不胫而走,传遍迪化城。马仲英感到意外,大伙儿都不相信盛世才这么痛快。

  “他可是一条老狐狸,一个省主席的空头,能填饱他肚子吗?”幕僚们见多识广,熟谙军政。

  迪化方面则低眉顺目,请三十六师派人到迪化详谈,参谋长吴应祺和政治部主任杨波清权代马仲英入迪化城与会。既入会议室,吴、杨二人竟见两名苏联高级军官及苏联驻迪化总领事悉在其列,想来子战场上失意,无可如何,只得老老实实,跟马仲英的代表平起平坐,谈斤论两。

  盛世才受不了杨波清和吴应祺嘲弄的眼神,咳嗽两声,譬解道:“盛某早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向往yi,立志打倒列强军阀,铲除黑暗势力。苏联是yi革命的大本营,在新疆搞革命一定要有苏联同志的帮助。”

  杨波清揶揄:“有这样施以帮助的吗?你连金树仁{注释2:在盛世才之前一任的新疆督军。}都不如,金树仁下台的时候还知道不依仗外国势力坐天下。”

  “金树仁是反动军阀,我是革命者,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!……”盛世才一口气背出许多yi口号,滔滔不绝,如数家珍,煞有介事。

  杨波清冷笑道:“咱们三十六师在肃州四个县城,早已写满了盛督军您说的口号。”

  “三十六师是的军队!”

  “确乎是国民政府的编制,可它是西北民众的武装,政工人员全是党员,你没想到吧?”

  让盛世才更没想到的是吴应祺会俄语,吴应祺对盛世才毫不理睬,径跟苏联领事和军官交谈,杨波清也听不懂。盛世才毕竟老辣,心里虽波澜起伏,脸上淡淡的不露声色。

  秘书懂俄语,休息的时候,秘书把详情转达盛世才:“吴应祺告诉苏方,马仲英是个革命者,三十六师对苏联是友好的。进攻迪化时三十六师曾派小分队赴塔城边境与苏联边防军联系过。”

  “苏方甚么态度?”盛世才最心切于此。

  秘书瘪嘴得意道:“督办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吧,三十六师全是党也没用,都打红眼啦!苏联要三十六师退出战场,后退五十公里,而吴应祺却咬定青山不放松,必教苏军先撤出国境线。各不相让,互不相能,掐着呢。”

  “你听清楚了?”

  “一点没错,我听得清清楚楚。”

  “马仲英的这个谈判代表……吴应祺这个人呐,太危险了!你可给我盯紧喽,千万不要让他与苏联人再接触了。”盛世才马上召来警务处长,背着苏联顾问把马仲英的代表软禁了起来。

  盛世才的心只松了片刻,就又悬起来啦——他纳闷马仲英为什么跟子硬顶,错过了大好休兵的良机,左思右想,参详不透,其愁肠百结的模样吓得秘书大气不敢出。

  盛世才曲意退让,马仲英投桃报李,把三天前就已经攻占迪化城内西大桥的骑兵,撤围调回头屯河战场,放他盛世才一马。省军都已抹汗长吁——迪化几乎沦陷,其时省军最能干的军官都放弃了抵抗的打算,全军崩溃,逃到红山顶上——危如累卵,险哉!大家这回更加钦佩盛督军的眼光阴鸷、深谋远虑,釜底抽薪,随手就给马仲英吃个空心汤团。

  三十六师已经到了最后关头:苏军给挡在头屯河已历一个礼拜了,和炮声响彻大地,日夜不绝。头屯河已根本见不到河水,全是冰块和血肉之躯。时值中亚大地罕见的严冬,炮火耕耘,炽热之下,冰雪竟然依旧不化。赴死壮士们的热血全都冻结身上,跟红宝石一样闪闪发亮。多么奇怪的场面,坦克、装甲车罗列在河的西岸,万炮齐鸣就是不敢冲阵,惟飞机黑压压的一大群,反复盘旋着投放,连打机关炮,赛如铁禽、怪鹰搏兔,一啄一个准。低矮的山冈上不时冲出一、二个骑兵,恍如从地缝里蹦出来的山精、土地爷爷,马背上挑起机qiang,朝飞机扫射。飞机一下子蹿上高空趋避,俄尔一群飞机从四面八方围上来,机关炮的火网把那个骑兵连人带马,吞噬掉了,连骨头也不剩。

  现场有如阿修罗地狱,盛世才和他的卫兵全看呆了,盛世才几乎是脱口而出:“他们应该把阵地构筑在天山大峡谷,飞机坦克就会失去大半作用。胶着在这么矮的山区内,他马仲英简直是在拿手底下的士兵闹着玩儿!”语言黯然失色的时候,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无法回避的现实:头屯河之战把马仲英的军事生涯推向了高峰,连神仙也办不到的事情,他尕司令干得很有起色。天山顶上,寒风刺骨,盛世才竟然惊出一身热汗。

  回到迪化,盛世才头一件事儿就是召见吴应祺。盛世才非常坦率,老狐狸的坦率总让人感到难测。

  “盛先生还有兴致去欣赏战争奇观?”

  “不谈战争,谈谈马仲英,这个人太不可思议了。”老狐狸也被这战争所感染征服哩。

  “勾起了盛先生美好的回忆?”

  “是美好的回忆!”

  “盛先生是从西伯利亚大铁路到新疆的?”

  “是这条路,去新疆都走这条路。”

  “左宗棠以后就很少有人从丝绸古道去新疆了,这就是盛先生和马仲英的不同,他根本不屑去找铁路走。”

  “你是基辅军校毕业的,你们三十六师焉能把阵地建在头屯河?那里都是低矮的山包!战场摆到天山大峡谷,飞机坦克就会失去作用,岂不是好?”憋了很久,盛世才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。

  “山地作战骑兵也会失去作用。”

  “你们还打算进攻?”

  “军人必须进攻,即使面对飞机、坦克,力量悬殊也要进攻!”

  “用兵之道要灵活机变。”盛督军不经意掉书袋子,却适得其反,自己也感到有点子酸味。

  “你是不是太灵活了?你如果亲临头屯河战场你就不会说这种话,骑兵把空军和坦克部队挡在一条干涸的小河边寸步难行,试问,世界军事史上有这种先例吗?”吴应祺面有得色地说。

  “我刚从头屯河回来。”老狐狸不禁挺了挺胸脯。

  “去那里需要勇气。我给你讲一个更精彩的故事,知道马仲英怎样刀劈顿河骑兵师长吗?大家都盯着马仲英是如何把刀子塞进哥萨克喉咙的,但很少有人听见他嘴里发出的声音。啊……那是一种很庄严、很悲壮的,基于生命的誓言:当古老的大海朝我们涌动迸溅时,我采撷了爱慕的露珠。”

  盛世才叫起来:“古老的大海,戈壁沙漠是大海?”

  “白山黑水,林海雪原也是大海。”

  “你去过东北?”东北人骨子里好客的激动,油然而兴,盛世才是个不折不扣的东北人。

  “你忘了我是基辅军校毕业的,从满洲里坐火车,穿越西伯利亚,黑土地的林涛就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了。后来到大西北,我又看到黄土高原的深沟大壑,没有水,却都用水做地名,一碗水、喊叫水、马莲井、清水{注释3:一碗水、喊叫水、马莲井、清水:都是甘肃宁夏干旱地区的地名。},同理共存也。因为梦想中的大海,久久地翻滚在人们的血液里,所以啊,当他们扞卫自己的生命时,刀锋就变成波浪,一浪连着一浪,铺天盖地,势不可挡。”

  最先激起这股波浪的是左宗棠,清王朝的最后一位铁血将军,率领精悍的湘军,挥师西北,势如破竹。陕西回民义军白彦虎不敌,率部远走新疆,退入俄国。甘肃回民义军则退守河州大河家。谁也没料到大军压境之际,回军首领马占鳌能举兵,用黑虎掏心战术掏掉湘军十营。血沃太子山麓大夏河畔,黄土滋儿滋儿,仿佛痛饮甘霖,左宗棠站在河州高高的旱塬上听得失魂落魄、目瞪口呆。庶几马占鳌又以得胜之军投降,投入左宗棠麾下,随军远征新疆,剿灭阿古柏,功不可没。马占鳌的子侄们封官荫子,沿袭下来,这就是西北五马{注释4:西北五马:马安良、马福祥、马麒、马麟、马廷勷。}的渊源。嗣后八国联军攻打北京,河州马家军奉旨进京,用叉子qiang顶住洋鬼子的大炮、机关qiang,护送光绪和慈禧逃出北京。马仲英便是煊赫的马家后人当中的儿子娃娃,武勇居魁,非同小可。

  回子的先知用手一指,乌云散开,月亮就出来了。那是大海潮动迸溅的最佳时刻。先知让有为的人到沙漠里去,那些干燥的沙子就是生命的露珠。先知的子民来到旱塬,在顶荒凉的地方住下来;越是荒凉干燥的地方,生命的露珠越鲜洌烁亮……

  飞机轮番肆虐之后,剩余的坦克又齐刷刷朝天山开炮,不去管它是否命中,横竖例行公事似地犁一过的——再轮到飞机登场——而后坦克——继而飞机——周而复始……山头之上,三十六师一次又一次同死亡赛跑,黑龙司令、黑虎煞星每一轮都能从死神的缝罅里挣扎而出,了八天。儿子娃娃们的精力彷如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

  这第二十八天上,苏联人的飞机又新增援二十架,三十六师疲匮了。白马旅断后,主力绕过迪化城退入天山。白马旅拼到最后一兵一卒,连最后一匹战马、失去骑手的空马也被飞机截住了。那是头屯河边的一块台地,愤怒的白马不离开台地,不停地直立起来,前蹄伸向天空嘶叫……百度一下“袋中人杰众文学”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pal.org。小胖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xpal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